2005年2月17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订票时“信誓旦旦” 出票时“吞吞吐吐”
“低折扣”机票预订让人哑巴吃黄连
刘世昕

  机票代理点找了十几家,电话前前后后至少也拨了五六十个。最终,在云南探亲的余先生在买返程票时还是一不小心掉进了“低折扣”机票的陷阱。
  好几天前,余先生就从网上和当地报纸火柴盒大的广告上觅到了一些号称能提供低折扣机票的电话号码。十几家代理点中,几乎有一半的销售人员都信誓旦旦地说:“您放心,我们至少能给申请到6.5折,运气好,还会有意外惊喜。”还有的销售人员说4折都不在话下,但都有个条件,暂时不能出票,得等到起飞前。
  春运期间还能有这样的便宜?虽然将信将疑,但余先生选择了相信。因为挂着航空公司牌子的售票点最多只有9折的票,“低价”攻破了余先生的理智防线。
  随着假期结束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余先生的心情也一天天阴云密布。也就三四天的功夫,信誓旦旦能给低折扣机票的那些代理点语气开始变得吞吞吐吐,但还是安慰余先生再耐心等等。而另一边,那些航空公司的售票点给出的消息依然很坚决,不可能有低折扣。
  在余先生预定要返程的前一两天,当初信誓旦旦的那些公司开始陆续通知余先生,折扣票没有,只有全价票。
  余先生找这些公司理论,可电话里的销售人员们的回答千篇一律:“又没交定金,你能怎样?”余先生最后在国航售票处买了一张全价票。
  吃了哑巴亏的余先生不知道,早在1月份,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今年第1期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当心街头散发的低价机票小广告。据业内人士分析,有的“小广告”售票点往往抛出春运期间不可能出现的超低折扣,先骗消费者订下机票,到时再以机票紧张、价格上涨为由,让消费者加钱,由于那时往往连机票都难以买到,消费者只好就范。
  昆明市315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那女士在接到余先生的投诉后说,如果余先生能提供翔实的证据,那么他们可以帮助协调。但遗憾的是,余先生所有和机票代理点的来往都是转瞬即逝的对话。那女士说,他们也只能通过消费提示的方式让消费者的眼睛亮一些。(刘世昕)